提出如下問題:
老師,您好!
我公司是一家有十多年歷史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和銷售耗材。每年的研發費用有幾千萬,每年都是直接進入損益加計扣除。我們公司的研發管理制度齊全,嚴格按研發流程進行操作。現在我們想把符合條件的研發費資本化,請問:
1、我們前期需要做哪些工作,準備哪些資料嗎?
2、按流程進行到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的研發費用,有什么方法可以確定是“符合資本化的五個條件”呢?
尊敬的會員:
您提出的問題專家解答如下:您好,
1,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2,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五個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實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
4)有足夠的技術、財物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計量。
只有同時滿足以上五個條件,研發費用才可以計入無形資產。
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將開發階段的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提出了五個條件,只有符合這五個條件的要求才能將這個項目之后的支出進行資本化。但這五個條件都不是量化的條件,都需要依靠企業的主觀判斷。特別是技術上對于完成這項研發活動的可行性,該項無形資產外部市場的存在性等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主觀判斷。在很多情況下,在研發活動最終取得成功以前,沒有人能預先準確地判斷出該項研發活動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在一項剛開發成功的無形資產正式投入市場之前,也沒有人能判斷出市場對這項研究成果的接受情況。對于這些條件,不同的人很有可能給出不同的看法,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特別是對于企業的財務人員來說,這五個條件的判斷更加困難。對于無形資產的出售和使用意圖及公司資源的分配,往往取決于公司領導對市場情況的判斷和戰略偏好。而研發活動技術上的可行性,需要依靠專業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做出判斷。財務人員一般很難對這些情況進行準確的評估與判斷。
所以,企業財務人員需要跟公司領導溝通后再進行判斷。